导读: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大家都希望投资一个靠谱的项目,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醒各位,通过正规渠道投资的项目才是稳妥的,另外,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所以对于回报特别大的投资项目要谨慎选择。
一个女子将1,万巨款存进了银行,本以为能获得高额利息,但过了一段时间,这些钱不翼而飞,一分都不剩,最后银行只赔了万,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存在银行的1万元凭空消失
住在辽宁省沈阳市的李某财力雄厚,几年前朋友韦某跟她说,想让其把资金存进建设银行利雅湾支行,李某手里当时有1万,因为朋友要业绩,所以李某欣然应允,但存钱不仅是因为朋友关系,更是因为韦某承诺了高额的利息。
存钱时,李某没有办理短信提醒,也没有办理手机银行之类的业务,因为她只想用这个账户存款,不想用做其他。把钱存进指定银行后不久,韦某如约支付了半年期的利息,共62万元。存款之后,李某曾想用这笔钱买理财产品,但韦某阻止了,他说,钱拿出去买理财就不算业绩了。
让李某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笔钱居然会不翼而飞。钱存到这个银行仅4个月的时间,李某到银行去取钱,发现账户内一分钱都没有了,查询发现,1万元分多次转出,全部都到了银盛通信企业的账户中。
经过调查才发现,有犯罪嫌疑人伪造李某的签字,签署了委托划款授权书,经过第三方平台将这些钱转走。
法院审理此案
随后,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她认为,建行利雅湾支行应承担责任,因为没有得到客户的授权,就把这些钱转走,所以应该对储户的损失进行补偿,李某要求银行退还存款,并且承担相应的利息。
而建行认为,己方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支付结算要求操作的,系统根据第三方机构指令转款,而银行本身又非鉴定机构,对授权委托书等文件的真假不具备鉴别义务,在此次事件中是没有过错的。
法院审理此案认为,银行没有尽到监管义务,5天之内有笔款项流入同一个账户,这本身是异常行为,而银行没有通知客户是不妥的,但李某自己也存在过失,最终判决银行赔付万元以及相应利息。
对于钱财之事,千万不能粗心大意,把钱存在银行虽然很保险,但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所以办了银行卡或开通储蓄账户之后,应及时开通短信提醒等业务,或者是开通网银,通过网银查询卡内的余额及交易动态,这样才更保险。
如今,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不在少数,大家一定要选择靠谱的,不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