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这个周末给大家把实验探究题安排上,实验探究题是每年中考都必考的内容之一,考察内容灵活多样,难度属于中等吧。就所考察的知识点并不难,但是涉及到一些准确的表述,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可能会丢分,这也就是你明明觉得题不难,但最后就是没有得分的原因。所以,对于这类题型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实验探究题它一般有这么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每年中考的题目也都是围绕上述步骤,各有侧重的考察几步,一般都是考察你提出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实验方法)、预测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实验方案等。
针对这一题型,我们一般建议用以下解题思路:
(1)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关联的知识点
(3)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点解决问题
(4)遇到实验设计时,要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作答,但是作答前思考时要按照”结论——现象——操作“的顺序思考。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考题进行练习。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I.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该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小明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二,你认为排除猜想二的理由是:
(2)小宇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为确定猜想三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填写字母序号)
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粉,冒气泡。
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
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得溶液的pH<7
解析: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实验探究题,它考的不难,但是很全面。
阅读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道题考察我们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的反应。到这里I的答案也就出来了,再看II,我们就明确这道题是要我们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到这里,如果你对这个知识点足够熟悉,那么下面几个猜想的结果应该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在中,猜想一、二、三、四就是这个溶质可能的所有情况,通过观察对比那猜想四就是氯化钙。我们再看猜想一为什么不合理,这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钙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如果都有它们就该发生反应啦。
接着我们再分析中,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所以不含氢氧化钙,猜想二就不成立。
对于表格中的实验现象也是我们熟悉的内容,我们看一下猜想三和四的物质就可以判断出,这里涉及两个反应。一个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其中碳酸钙是白色沉淀。另一个就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我们把这两个现象对应的填到表格的空白处就可以啦。
最后的,我们根据猜想三的物质氯化钙和盐酸的特性,再结合每个答案给出的物质综合考虑,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ACD。
好了分析了这么多,下面我们给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小明认为猜想一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会继续发生反应。
(1)排除猜想二的理由是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会变红
(2)
为确定猜想三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CD(填写字母序号)。
通过这道题的分析大家就可以发现,我们实验探究题的题目都很长,信息量也很大。是的,这么长的题目肯定给了我们很多有用信息,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其实并不多,也不难。像我们这道题,它主要就考察了氢氧化钙与盐酸的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酸碱的一些性质,只要你熟悉这些性质和反应时的现象,那么这道题就很容易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