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www.csjkc.com/zjtd/m/421.html这枚戒指很厚实,有7克多,背面款有“奇山”字样,“奇山”是烟台当地一处地名,现在仍在延用。这枚戒指上部加工了一枚“元宝”形状物件,贴焊在一个平面的戒面上。通常戒指平面无装饰,寓意“平安无事”,与“元宝”一起搭配,由于元宝寓意“富贵”,故在此体现戒指主人“富贵平安”的期望。目前我们看一些古装剧,往往看到剧中人潇洒的从衣袖中取出一锭元宝,响亮的冲店小二吆喝,“来二斤牛肉,温一壶热酒”(古代的英雄大侠似乎不但海量,千杯不醉,而且还特能吃)。瞧那元宝整体形状像船,中间凸出一块,白光光、亮灿灿的,让人一见就心生喜欢。其实,古代真正的元宝并不是这样子,其中间部份是凹陷的,上表面有许多冷却过程形成的皱纹,背部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蜂窝孔。它演变成今日的样子,一方面或许是它原本的形状有点像棺材为人们所避忌。另一方面,为了让元宝的造形美观,人们在绘画等创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美化,才有了我们在当代古装剧中看到元宝的模样。元宝起源于唐朝,唐代已有银制的“饼”和“铤”,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银铤”。把“银铤”称为“元宝”始于元朝,元朝的白银熔铸成“锭”,凡重量达50两者,名曰:“元宝”,也就是“元朝之宝”的意思。自此,这一叫法流传至今。看看下面图片中真正元宝的样子,灰不溜秋,颜值差了去了。元宝的模样虽不咋地,但作为财宝的化身,千百年来丝毫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终岁只恨聚无多”(一天到晚总是害怕聚敛的财物不多),可惜许多人“及到多时眼闭了”(等到终于多的那天,人却死翘翘了)。在对财宝的喜爱与追求的过程中,中国的民俗文化崇拜中诞生了“财神”。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王亥(中)、比干(东)、柴荣(南)、关公(西)、赵公明(北)。还有其它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范蠡(东南)、刘海蟾(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为“四面八方一个中”的九路财神阵容。其实中国民间目前主要供奉三大财神,分别是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一说为比干),武财神关公。上面提到的范蠡就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意中人。可惜西施同学虽然很有眼光,但不幸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的牺牲品,没能当上财神娘娘。范蠡辅佐勾践灭了吴国后,高智商的做到了“功成身退”,辞官归隐,驾着小船到山东东部经商去了(古齐地东部产盐,我猜想可能是做“一本万利”贩私盐的勾当)。数年后,积累了数千万的家产成为了当时闻名遐迩的大富翁。后来他广散钱财于百姓,天下人都称他为陶朱公,拜他为财神。本文由逍遥古今神游天下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