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刘晓
9月15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引发普遍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15日,国有六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5个基点。
目前,一些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尚未调整。专家表示,本次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表明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正在显现。此外,当前市场主体储蓄意愿较强,降低存款成本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自我融资需求。
来源:建设银行APP
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显现
风口财经发现,建设银行APP公布的挂牌年利率显示,9月15日,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5%、1.65%、2.15%、2.65%,均下降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调15个基点。
另据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相关信息显示,9月15日,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下调15个基点。
此前,8月22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结果显示,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5年期及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不少分析认为,随着LPR的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也有可能随之下调。
今年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央行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风口财经,本次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表明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正在显现。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自今年月起,央行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一方面可以推动存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两轨并一轨”,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存款利率与LPR相互牵引联动,促使政策利率向存款利率传导更加顺畅。在8月超预期降息10bp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大幅降低,1年期、5年期LPR分别调降5bp、15bp,存款利率下调,且在调降幅度上大体相吻合,表明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正在显现。
有分析认为,随着上述银行存款利率的调整,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银行加入下调队伍中。
适度降低储蓄率,增加消费
在温彬看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管控银行负债成本势在必行。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较一季度继续收窄3bp。这主要源于在让利实体和信贷供需失衡下,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不断下行,而二季度以来,由于存款定期化较为严重,导致存款成本降幅明显低于贷款。在流动性环境较为宽松,资金利率超低位运行,使得银行能够持续享有低成本市场类负债红利,否则净息差收窄压力会进一步凸显。目前,信贷供需矛盾依然较大,今年5Y-LPR累计降幅达到35bp,在明年一季度重定价之后,将会对银行营收形成较大挤压,为此进一步管控银行负债成本势在必行。
温彬认为,当前市场主体储蓄意愿较强,降低存款成本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自我融资需求。今年以来,微观主体储蓄意愿较强、风险偏好较弱,存款定期化不断加剧。8月居民存款与企业存款分别新增0.83万亿元和0.06万亿元,环比分别多增1.17万亿元和2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0.9万亿元和0.39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新增规模继续创历史同期新高、企业存款新增规模仅低于年同期。
“这意味着,居民和企业等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收缩的态势仍比较明显,主动进行生产或投资的意愿不强。因此,过降低存款利率等方式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自我融资需求,有利于资金向实体部门转化,促进宽信用的形成,带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温彬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由于财政、货币等政策发力,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中枢下移,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等短期因素扰动,国内存款增长明显,银行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存款价格,促进市场平衡;另一方面,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部分银行面临息差收窄压力偏大,部分银行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合理降低综合负债成本。
他表示,目前环境下,银行通过市场化机制下调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存款负债成本,为银行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并有助于促进居民适度降低储蓄率,增加消费,促进内需加快恢复。
9月MLF小幅缩量续做
此外,今天市场普遍 中国人民银行 温彬认为,继8月MLF小幅缩量2亿元之后,9月MLF继续同频小幅缩量,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预期稳定,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在8月降息之后,考虑到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内外综合考量下,9月政策利率维持不变。”温彬表示。
他表示,考虑到9-10月专项债增发超5亿元,四季度MLF到期仍有2万亿元,不排除人民银行会再度降准置换一部分高成本MLF,既不过度投放基础货币,又能够改善银行负债成本,达到降成本和延续宽松流动性环境的双重目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风口财经,8月政策性降息落地后,9月MLF利率不动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一方面,近期经济修复过程出现小幅波动,但连续下调MLF利率的迫切性不高。另一方面,8月降息后,各类市场利率普遍有所下行,监管层正在通过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等形式,着力疏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链条,并观察政策效果。
周茂华表示,从8月M2同比维持高位看,国内货币供应充足,同时,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市场流动性略偏松,央行通过缩量续作MLF,推动市场流动性向合理充裕回归并防范过度宽松潜在风险。8月金融数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改善,融资结构优化,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8月央行降息属于复苏进程中阶段性对冲操作,并非降息周期开启;同时,目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海外通胀高烧不退,央行纷纷转向紧缩环境下,央行需要防范过度宽松政策潜在风险,并兼顾外部平衡。预计短期央行进一步降息可能性偏低。
“本月MLF利率保持不变,预示本月LPR报价利率保持稳定概率大。”周茂华告诉风口财经,考虑到下半年MLF到期量大,同时,有效为银行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缓解部分银行息差压力方面考虑,预计存在一次对冲式降准。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