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秋海棠叫银星海棠。
汪曾祺说它“大叶甚坚厚,上洒银星,秆亦高壮,简直近似木本”,还吐槽它像孙二娘。
银星海棠-图源网络我想,那他大约是没见过四季秋海棠。
四季秋海棠颜色非常之艳丽,红色花瓣颇有些厚度,花蕊像一小蓬烟花。
大约是因为这个它比较耐寒?银星海棠一般要15-25℃,需要室内越冬,四季秋海棠就不一样了,5-40℃都能忍耐,是所有秋海棠里最皮实的。
没有开的花瓣是如此拢起。
不知道是何缘故,花的边缘总有破损,但难改其颜色。
作为街头绿化的一部分,它并不如何矜贵,跟月季花,剑麻一起组成街头小景。
在锦紫苏和落叶的挨挨挤挤间,花很好的开着。
行人从街头走过,并没有多看它一眼。
虽然几乎被落叶半掩埋,它兀自捧出一串殷红。
它的花瓣是被风吹下来的落叶刮伤的吗?
我也不知道。
它也不在意。
它的品种好像是四季秋海棠,我总觉得比起中华秋海棠,它颇有古朴端方之气,让人想起来陈老莲的画。
但并没有找到陈老莲画的秋海棠。
汪曾祺说齐白石也画秋海棠,这个找到了。
草虫秋海棠,齐白石花下一只天牛爬行,花上方悬驻一只蜻蜓,而且果然“花梗颇长”。
汪曾祺幼时,母亲得了肺病,怕“过人”,在一座偏房里独自卧病。
她不让人去看她,汪曾祺的保姆要抱他去看,也不得允。
后来,他母亲去世,那“小房”成年锁着,汪曾祺的继母偶尔打开取一两件东西,他也跟了去。
“‘小房’外面有一个小天井,靠墙有一个秋叶形的小花坛,不知道是谁种了两三棵秋海棠,也没有人管它,它到秋天竟也开花。花色苍白,样子很可怜。”
汪曾祺说,“我每看到秋海棠,总要想起我的母亲”。
中国的秋海棠,确实是伶俜的。
还有一种园艺品种,叫鳟鱼海棠,是网红植物,叶子上布满波点,我一直觉得它也没多好看,顶多有点儿特别。
直到有一天看到它的花。
花伶俜,秀雅清丽,如纱如绡,而且花皆垂首,隔着屏幕看,都忍不住想屏住呼吸。
它跟银星海棠似的,不耐冻,需要室内越冬。
中华秋海棠也不耐冻,一般开花在7-8月。
钱维城在一副花卉图扇页,画过折枝秋海棠。
花卉图扇页(局部),钱维城,清是粉白的花,金色花蕊,也皆垂首。
秋海棠又名断肠花,不仅有画,明清时也多有诗词吟咏这种小花的,只是大多感伤。
比如纳兰性德。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写信的人跟他说,家里的秋海棠开花了。
他想到那花的样子“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忍不住想起了已经死去的妻子: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只是花年年可开,人一去不返。
秋海棠
一名八月春,为秋色中第一。本矮而叶大,背多红丝如胭脂,作界纹。花四出,以渐而开,至末结铃,子生枝桠。花之娇冶柔媚,真同美人倦妆。性喜阴湿,多见日色即瘁。九月收子,撒于盆内或墙下,明春自发。但老根过冬,则话更盛,不必浇肥。其异种有黄、白二色。俗传昔有女子,怀人不至,涕泪洒地,遂生此花,故色娇如女面,名为断肠花。若花谢结子后即剪去,来年花发叶稀而盛。冬亦畏冷,地上须堆以草盖之。独昌州、定州海棠有香,诚异品也。
《花镜-陈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