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圆目前是钱币市场中的佼佼者,同样是年代比其悠久数百元,甚至数千年的古钱币,在市场卖时都一个个甘拜下风。
举个例子:一枚三年、六年或九年一角面值得袁大头小毫子就可以卖到一百多,而同样是普品的宋朝方孔币才几元,可以看出两者区别很大。
但也有部分人说一个银圆价值几十万元,是真的,但也要看是哪个品种,所以我借此机会与各位钱币爱好者分享一下:
一些珍品银元别说是几十万,就是上百万都有银圆与铜圆是属于洋务运动的产物,可以说它们的铸造量已经超过了先前很多朝代各种钱币的数量总和,这是因为机制币的设备所运行的工作效率是以前传统铸币工具的几倍,但机制币前期的样币产生是非常复杂的:也就是将其先呈递户部初审,当中的改动是很频繁的,然后是由天子过目,即使是废除帝制的民国时期,这个程序的前半部分仍然保留。
有时原来的样币没有通过就要另行处理,基本是由官方自行封存后不对外,而且其数量是非常少的(大多是不超过10枚至50枚),那时收藏银圆的初期玩家都以外国人居多,他们将自己的经历著书立传,对我国近代银圆的书面研究起到了引导作用。
旧时的中国局势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很多人生存都有问题,部分珍贵银圆不幸流落民间,都是被很多有先见之明的国内外收藏爱好者所获得(以物换物、变卖东西来换,市场淘货等),现在很多博物馆里的部分银圆也是这些爱好者的后人捐赠的,价值几十万与数百万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声称价值几十万的银元十之八、九是假的,小心入“坑”珍品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上就难见了,如今又开始露头肯定是有问题,银虽然与金同为贵金属,但市场价相差几倍,而且银是属于民间流通的,这也给了很多造假的人制作高仿银圆的机会。随着现在工具的发达,批量生产出高仿银圆不是难事。
他们可以按照原工具书中各种珍贵银圆的样子来按照葫芦画瓢方式一一进行模仿,就算直接采用银来仿,上千元的成本与能够出手能赚几万元利润相比根本是小意思。又称“手打”,可谓是现代仿品中的精品。
上述高仿银圆也会成为很多拍卖机构逐利工具,经过商业包装后也会摇身一变成为你说的几十万元,其实是真外包银假银圆,但拍卖机构也要赚钱也只好这么做,几十万元正好满足了很多人的赌徒心理,结果吃了亏成为必然。
结束语总之,价值几十万元的银圆是有的,但大多是在博物馆里,还有少部分在私人藏家手中,若是一般市场出现公开叫卖这个价的大多是假的,可别轻易上当哦,当然家里有矿的就当是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