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电影《无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是一部犯罪电影,主要讲的是犯罪天才“画家”和造假天才“李问”联合制造假币的故事。看了电影的人应当会知道,造假币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不过在古代,各方面的技术都不先进,为何造假币的人少之又少?上面写的文字完全能解答这一疑惑。
银票最早出现在中国,这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行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北宋初年,一些商人为了能够方便携带,制造了“银票铺户”。存款人将现金交给铺户,而铺户则将得到的先进数目填写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存款人需要时交了保管费便能将它取出来。这时候的银票和我们现如今理解的有所出入,那时它不具备货币的属性,只是用来存款好取款。
而随着北宋经济的繁荣,银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由此出现了专门设立的“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上面有专门的符号和记号。年,为了规范银票,官方发行了官交子,规定了流通的范围。
到了元代,银票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马可·波罗访华后,还专门介绍了中国的银票,由此影响了欧洲银票的发行。清朝的银票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前者由官方的金融机构发行,后者由民间的金融机构发行。
在银票最开始诞生之际,为了防止伪造,官府在上面写了“伪造者处死”的文字,以此来威慑有心之人。但是不管在哪个地方,威慑的作用远远没有那么强大,一些利益熏心的人为了赚钱,根本不在乎官府的威胁,一批又一批的人将心思花在了制造假银票上面。
到了明清时期,银票上的文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官方在上面写了“造假者依法惩治”和“假票军事法惩处”等警戒性话语,这实际上与宋朝的没有很大的差别。不过,明清时期还有其他法宝。
在中国古代,造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官府垄断了印钞的纸张,防止民间有人购买来造假,这是从源头上制止了这些事件的产生。除此之外,同现在的纸币一样,他们还采用了相当复杂的防伪标志,名为微缩雕版印制花纹,这是由手艺高超的匠人手工打造的印章,看过中国文物的人都应当知道,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技术非常高超,一般人模仿不来。这枚小小的纹章里,包含了走兽花鸟的样貌,且并不是我们先想象的抽象图画,而是栩栩如生的写实印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许有人花心思研究出来银票的制造工艺,但是官府会时不时地更新,导致造假者基本上无法造假。而且在古代,每一张银票都会有专门的人来负责书写,既要负责字迹的伪造,又要抓住时机负责花纹的伪造,难度非常大。为了防止万无一失,账房先生还会采用密押的方式,即采用专门的代号来填写银票的数字和时间,难度和今天的摩斯密码有的一拼。
事实上,古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他们采用了多种手段,成功地保证了银票的真实性,也造成了中国金融史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