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时特训第一单元1古

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

字词阶梯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yè()yúntián()jìmá()sāngshù()

答案参考:昼夜、耘田、绩麻、桑树

二、给画线的字注音。

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

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

童孙未解供耕织(gòng)

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三、比一比,再组词。

昼(昼夜)耘(耘田)供(提供)织(织布)

尽(尽力)坛(花坛)哄(哄骗)识(知识)

桑(桑树)推(推开)绩(成绩)傍(傍晚)

嗓(嗓子)稚(幼稚)责(责任)旁(旁边)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解:①了解,明白;②解除;③解释;④分开。

1.夏天最解渴的饮料是凉白开。(②)

2.我们一边参观,一边仔细地听讲解人员的介绍。(③)

3.童孙未解供耕织。(①)

4.这一场进攻彻底瓦解了敌军的力量。(④)

腔;①人和动物体内空的部分;②说话的语调语气等;③曲调,唱法;④话。

1.短笛无腔信口吹。(③)

2.她的母亲也在一边帮腔,唱着同样的调子。(④)

3.那个外国留学生唱了一段京戏,居然也字正腔圆。(②)

4.吃口香糖可以清洁口腔,去除异味。(①)

阅读平台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昼出耘田夜绩麻”中的“昼”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尺”部。(×)

2.“敲成玉馨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草满池塘水满陂”和“水绕陂田竹绕筒”中的“跛”意思一样。(×)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句中的一组反义词是(昼)和(夜)。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征。”在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场景?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征。”在我眼前浮现出的场景是:一群孩子玩冰的场景,充满童趣。

3.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儿童的天真烂漫),其中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的是(《稚子弄冰》)。

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句诗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三、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习作竞技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示例:《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短文

在炎热酷暑的夏天,农村是一番繁忙的景象。早晨,男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扛着锄头,带着一壶水,脖子上围着一条毛巾,向农田走去。到了农田,男人们弯下腰,低垂着头汗流满面,卖力地干着农活。可是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他们累了,有时用毛巾擦擦汗,有时喝口水,有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田地里的一切,看着那些也在干农活的男人,也看着那些绿油油的麦苗,想着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将会变成一块金灿灿的田地,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心里好像也甜滋滋的。

女人们干的活就不一样了。她们到了夜深人静,繁星眨眼,人们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便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搓着麻线,织着布。……有时她们累了,就揉揉惺忪的眼睛,有时她们想睡了,就懒洋洋的伸个懒腰,有时头疼,就按按太阳穴……不时地还会有一群闪烁的萤火虫飞来,好像在说:“这油灯老是忽明忽暗的,不好用,要不就让我们来当你的“油灯”吧!”妇女们似乎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也不驱赶它们,只是让它们静静地闪着,飞着……

小孩子虽然不理解大人们从事的耕田、织布的农活,但也有样学样,喜欢在村口的桑树树阴下学种瓜。

瞧,一群小屁孩带着种瓜的工具来到桑树底下,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决定了:由那个身上穿着短裙,活泼可爱又机灵的小女孩来分配工作。她吩咐妞妞松土,吩咐东东播种,吩咐红红有施肥,吩咐牛牛洒水,吩咐苗苗有最后埋土……一切在她的指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一会儿功夫就大功告成!他们虽然有的一身泥巴,有的一身的汗水,有的头上挂着几片树叶,有的腰间夹着几根树枝,一个个大花脸,一个个狼狈相,但他们还是笑嘻嘻的。心里乐开了花。

《稚子弄冰》改写成短文

冬天来了,温度变低了。

一阵风吹过,明明感受到了寒意,身体抖了一下,搓了搓冰冷的手,他想,今天这么冷,玩什么游戏好呢?他左看看,再右看看。突然,看见了一个铜盆,立马冒出一个新奇的主意。

他端起铜盆,往盆里一直装水,装满了才停手。然后把沉甸甸的水盆放到窗台。好容易等到下午,他迫不及待地跑过去一看,盆里的水变成了冰,用手戳了戳,寒意顺着指尖爬上来,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心里却高兴极了。

他把冰块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打上一个小洞。拿出准备好的彩丝线,把线从洞里穿出来,系成一个圆——看,一个晶莹剔透的钲就做好了!明明开心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把它拿在手里敲打,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了。

用冰做的钲,敲出来的声音像玉罄一样美,如同珍珠滚落在玉盘里,又像春天的冰面突然裂开。清脆动听的声音穿过了树林,人们纷纷四下张望,这是哪里的声音呢?

忽然传来特别响亮的响声,像冰玉被摔碎的声音,人们很好奇,随着声音去一看,明明正蹲在地上捡拾碎掉的冰块——原来不是冰玉碎了,而是冰碎了。

人们虚惊一场,都回家各干各的活了。

《村晚》改写成短文

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大地被映得通红的。刚经过疾风骤雨,池塘里的水满得快要溢出来了。池塘边长满了青草,郁郁葱葱,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雨水褪去,叶子上洒满了水,“水宝宝”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白里透红,犹如颗颗闪耀的红宝石,光彩夺目。

远处青山,衔起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投入湖泊的怀抱中。水面的荷叶又大又圆,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叫着,犹如一个个技艺高超的歌唱家。鱼儿听到了优美的乐曲,情不自禁地露出了水面,欢快地吐起泡泡。虾儿也纷纷爬上了芦苇,享受着大自然独有的乐声。

远处,一头老黄牛缓缓走来,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上穿着一件简单的布衣,脚上蹬着草鞋,那天真可爱、自由自在的样子,真令人向往!老牛的尾巴左右摇摆,驱赶着那令人厌烦的蚊虫。牧童悠闲的坐在牛背上,听着池塘边传来蛙鸣,突然间来了兴致。只见他信手从腰间掏出随身携带的短笛,伴着水声、蛙鸣,即兴吹奏不成调的曲子。风中,悠扬的笛声越飘越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7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