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提到“银子”,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就不需要通过银子进行交易,但是大家在观阅古代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一定经常见到银子的出现。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古人为何要通过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的主要货币,这些银子的实际价值表现究竟如何?倘若将一两银子放到现在进行计算的话,它的价值水平又将如何呢。
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交易货币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像是最早时期人们会通过商品直接进行交换,到后来贝币和铜钱等交易货币的出现。在我国唐朝时期,随着国力的显著增强,盛唐成为了全球商人争相到访的中心地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商人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老百姓日常使用的铜币价值已经不能满足于商人订单的交易,这才有了银两的出现。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倘若在盛唐时期有两位跨国商人前来交易,他们之间交易的商品价值必然很高,因此二人肯定不可能拿出几万枚铜钱进行交易。也正因如此,银两的发行和使用极大程度满足了商人之间的贸易往来,只不过在唐朝的银两价值普遍较高,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使用不起,直到明朝时期,银两的使用才开始变得普遍起来。
相信很多人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一两银子放到当今的生活,价值究竟如何呢?因为很多历史电视剧的影响,总会让很多观影者认为银两并不值钱,但是真实的答案却总是让人“大跌眼镜”。我们已经无法确定古代一两银子和现代货币的兑换价格表现,但是通过商品交易的具体数额,也可以大致分析出古代银行放到今天的实际价值。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我们可以通过粮食的兑换情况来对比古代银两的价值,以盛唐时期为例,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两千五百斤大米。根据当前我国大米的平均价格来计算,现如今我国一斤大米的价格普遍在两块钱左右,因此两千五百斤大米的价格就在五千块钱,这也可以初步统计出,盛唐时期的一两银子大致等同于现在的五千块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朝历代在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对货币的实际价值造成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宋朝时期的银两远不像盛唐时期那样。到了明朝时期,银两成为明朝子民主要流通的货币,因此明朝银两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一两银子在明朝能够购买到的大米数量大致为四百斤左右,也就是说明朝的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的八百块钱。
时间到了清朝时期,银两的流通性变得越来越强,同时清朝会通过银票的方式来统计大额的资金,因此银两在清朝成为了比较常见的货币。根据清朝的银两计算,一两银子大概能够换取一百多斤的大米,折合为现代货币的价值大概在两百多块钱左右。即便如此,一两银子在古代的实际价格也不容小觑,对于寻常人家而言绝对堪称“巨额资产”。
结语:虽然古代的银两非常“值钱”,但也取决于古代人民的实际消费力和现代的消费者存在着诸多的不同,要知道古代的老百姓能够满足温饱已经是件天大的幸事,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追求生活的质量,因此货币的实际转换价值出现了很多的不同。但即便如此,银两的推行也足以看出古代人的智慧,同时也看出人类在时间推移过程中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