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祯波
来源:银行联合信息网
直销银行是“互联网+”时代的银行发展模式之一,应当遵循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则,因此,争夺流量,实现获客是其第一职能。目前国内有近三十家直销银行,除少数几家直销银行发展态势良好,多数成员仍处于探索、跟随阶段,迟迟无法突破获客困境。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同业尚未完全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仍将直销银行定位于产品销售渠道,未能充分挖掘一项互联网产品所应具备的获客能力。
国外模式水土不服“中产阶级、简单产品、价格优势”,上述关键词能够基本概括国外直销银行的共性,而国内直销银行的建设实践也基本符合以上特征。但是由于发展背景差异,国外经验在现阶段的我国需要做出必要调整。
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不同。美国商业银行业竞争程度较高,大银行和小银行借助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我国商业银行业目前仍处于寡头垄断阶段,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客户转移成本偏高,在此背景下,简单依托互联网凭借高收益产品争夺市场份额难度较大。所以,在客户定位选择上及获客思路上,国内直销银行需继续探讨。
金融深化程度不同。年美国第一家纯网络银行面世之时,其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然完成,独立核算、经营成本低的直销银行定价空间更加充分,因此相对于传统银行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即使面临同样的纯网络银行也可制定差异化的定价策略。而现阶段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仍未完成,加之多未实现独立核算,直销银行定价空间有限,价格优势就无从发挥。
互联网金融生态不同。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远不及国内迅猛。由于互联网流量先天不足、科技水平落后、组织机构沉重等,国内银行业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入侵疲于应付。相反,美国金融业发展较为成熟,商业银行已经完成经营模式转型,对新兴信息技术的采用亦不落后于互联网企业。所以,同样面对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国内直销银行远不如美国直销银行的底气足。
因此,国内直销银行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模式,需结合国内现状做出调整。
不应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