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5日,如果您走进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或者打开一个手机银行应用软件,可能就会看到有的定期存款或者个人大额存单的利率与之前相比下调了。
据多家官方媒体的消息,4月25日(星期一)多家商业银行的多款存款利率已经下调0.10个百分点。例如,工行的3年30万元起大额存单利率从3.35%下调到3.25%,3年期元起整存整取从3.25%下调至3.15%;农行的3年期、2年期大额存单均下调0.1个百分点至3.25%、2.60%。金融野叔打开交行手机银行APP,也看到该行的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由3.50%下调至3.40%。
那么,各家商业银行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指导下,在4月下旬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主要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呢?金融野叔认为,对于住户部门来说是促进稳消费、稳投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为了促进稳息差。
附图一稳息差
第一,从银行贷款角度看。首先说基准利率。近年来,由于大部分资产的收益率都在走低,LPR随之持续下行,由此也指导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行。譬如,年以来,各年度之内的一年期最高贷款基准利率在年和年达到新世纪的最大值7.47%(其中处于上行调整的是年);此后呈现波动下行趋势,至年度内的LPR最大值为3.85%。今年1月LPR进一步下调至3.70%。
然后说加权平均利率。年12月,金融机构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8.01%,达到新世纪以来各年12月的最大值。此后波动下行,年12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4.76%(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今年一季度预期已经进一步下行。
其中企业贷款平均利率相对更低。譬如,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最低水平;去年12月新放的利率为4.57%。年3月,新放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至约4.37%。
附图二第二,从居民储蓄角度看。这一部分主要是说总量和增长。年3月末,居民的RMB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同期RMB存款平均增速,也高于储蓄存款年全年10.7%的年度增速(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什么原因,后文会说。
当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影响最大还不是储蓄存款的增长加快,毕竟银行都喜欢自己有更多存款,更准确的说是喜欢低成本存款。影响最大的还在于比贷款利率更具“刚性”的存款利率,因为现在居民存款中的长期占比相对较高,拉高了其存款平均付息率(这也是为什么本次存款利率下调更多是针对2年期和3年期产品的原因);由此,使得银行利息支出增速较快,少数机构的还快于利息收入的增速,结果就是去年有的银行利息净收入减少、进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附图三第三,从利差息差角度看。由于各家银行实际贷款收息率差异较大、存款利率定价和平均收息率也有所不同(一般都会高于LPR和存款基准利率),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各年度一年期LPR与同期的存款基准利率名义存贷利差。年以来,这一名义利差最大值为年的4.41个百分点;然后表现为持续下行趋势。年一季度下降至2.20个百分点。
至少年以来,商业银行整体的净息差则表现为波动下行趋势。名义利差和净息差的趋势一致性,是因为毕竟存款和贷款分别是商业银行比重最大负债与资产;二者的降幅差异性,是因为银行的非信贷资产收益率一般都没有贷款的高,所以净息差变化相对更平滑一点,即从年的2.75%下行至年的2.08%(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
由于目前的形势需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继续下行,如果存款付息率不能同步下行,那么利差和息差将进一步收窄,对于基本以利息净收入为营业收入来源的小型银行经营将更加艰难。
附图四稳消费
从理论上说,当居民收入一定时,其储蓄、消费和投资三者相互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仅从储蓄与消费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存款利率将吸引更多的储蓄,而压抑消费,反之则促进消费。前文中已经分析了今年一季度储蓄存款增长处于相对较快的水平,那么消费呢?
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例,今年一季度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3.3%,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3%,与储蓄增长确实表现为一定负相关(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而且从新世纪以来的长期视角看,二者关系仍然如此;有时负相关表现不够明显,是因为受到居民投资的影响,即股市和房市两个最大的投资标的(当然后者也有消费因素,特别是刚需购房)。
附图五稳投资
关于居民的投资,前文已经说了主要两大“去处”。首先说房市。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金额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亿元,同比增长-25.6%,都是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再稍详细说股市。实际表现上,从新世纪以来各年末上证指数与当年存款最高基准利率的比较看,二者的曲线也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虽然年度分析的“颗粒度”会粗一点,但也能基本反映趋势与关系。
理论上,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般提高存款利率会减少股市对居民投资的吸引力,反之则增加股市的“魅力”。现在股市表现,的确有点让人“捉急”;3月以来波动下行明显。4月25日上证指数更是一天下跌了点,跌破点关口,收于点。适当降低存款利率,预期可能就包括希望从股市里流入储蓄的会减少一点。
还有两个居民参与投资较多的市场,一个是公募基金,一个是银行理财,至年末存量规模分别达到29.0万亿元和25.56万亿元。今年3月初以来,这一对“难兄难弟”表现都不咋地。银行理财中出现较多只数的亏损,让一些居民到期赎回后不敢再买;3月末公募基金净值则比年初下降,同样降低了居民“买基”的意愿。
附图六野叔的结语
所有预期目标的实现总是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和心理条件,对于下调存款利率的期待同样如此,诸如公共卫生管理变化预期、居民收入预期、投资收益预期和相对应的现实表现等。目前一些情况和趋势,仍然还不够明朗,需要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