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讯人在家中坐,卡未离身却被刷;想要领礼品,提交信息却“被贷款”;冲着“高收益”,投资本金难收回……近年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但由于消费者金融安全意识不高,风险识别能力不强,金融也成为消费纠纷高发领域。
3月15日,由成都银行与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东坡路社区联合举办的“权利责任风险——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通过案例、画册、视频等丰富形式,为街坊们总结了金融消费中存在的十大安全陷阱进行梳理讲解,带大家识别“新老套路”,提高消费者金融安全知识。
“转账”要警惕
“六不”“三问”识诈骗
3月15日一早,青羊区光华街道东坡路社区的居民们来到党群服务中心,今天是“金融消费者权益日”主题讲座活动。“现在电信诈骗套路太多了,新闻上老播,就是要听一听专业人士的建议,怎么才不上当。”社区居民李阿姨说。
“金融安全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守住钱袋子,”讲座一开始,成都银行反洗钱专员丁鑫为大家介绍威胁金融安全的十大陷阱,“如果一旦遇到要求汇款转账,要千万要多留个心眼,想一想电信诈骗的可能。”
做到“六不”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遇到疑似情况一定电话或者视频跟转账人面谈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信息泄露?”丁鑫问。
“经常碰到,”街坊们异口同声地说。
“那大家旧手机怎么处理的?”丁鑫讲解说,其实旧手机里往往有很多隐私,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含有个人隐私信息资料,比如购物小票、车票、登机牌、水电费账单、快递单等,在收取之后千万别乱丢。最好进行处理过再丢弃,否则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成为骗子的目标。“叔叔阿姨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金融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丁鑫说,比如网上银行操作时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宝账号操作。密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定期更换。
勿贪高收益
本金保全才重要
“还要注意的是,以高额收益为诱惑的一些骗局,”丁鑫以视频案例介绍,一些投资理财诈骗,打着交友为幌子,将人拉进各种各样的投资群聊,再用直播教程进行洗脑,让你以为群里其他人每天都在赚钱,“一定要小心,你图的是别人的高收益,别人图的是你的本金。”
丁鑫说,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投资者对超高收益的投资一定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尤其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
此外,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向平台注资时要多方验证是否合法正规。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