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多国央行已开始研发、实验CBDC
国际清算银行将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ies,CBDC)划分为通用型和批发型两类。通用型央行数字货币面向所有居民及公司发行,主要应用场景为小额零售交易;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面向大型金融机构发行,主要应用场景为大额交易结算。其中,通用型央行数字货币可分为央行账户和央行数字通证两类,通用型央行数字货币应用范围较批发型更为广泛。
各国央行参与CBDC研发的原因是为了减轻本国金融体系的痛点,主要目标包括:维护金融稳定、协助货币政策实施、提高国内支付效率及安全性、提高跨境支付效率及安全性、提高大型金融机构清算效率及安全性、推进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等。根据普华永道与毕马威的相关研究,发展中国家对CBDC的应用集中于通用型支付场景,发达国家对CBDC的应用集中于批发型支付场景。这与各国金融体系的现存需求相吻合。
我们认为,短期内数字人民币(中国的CBDC)的主要应用场景将为通用型支付。
1.2、各国央行借助区块链技术打压加密货币,提高法币竞争力
区块链是各国央行数字货币首选技术。根据普华永道统计,自年以来全球已有60多家央行开启CBDC的探索,而其中有超过88%的CBDC项目在试点或生产阶段使用区块链作为基础技术。各国央行对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主要持谨慎与排斥态度。
区块链技术可赋能CBDC。尽管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与央行的集中管理存在冲突,区块链技术仍可有效用于CBDC的相关开发及管理环节。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CBDC以安全的方式转移所有权,并通过内置智能合约,帮助CBDC具备可编程性等。区块链技术可用于CBDC验钞、批发端支付结算、现金数字化,在帮助CBDC实现分布式运营的同时不影响其集中化管理。
我们认为,借助区块链技术,CBDC可孵化多种优势,其中包括提高本国法币的竞争力,进而可打压加密货币的流通,提高央行的金融管控能力。CBDC借助加密货币的区块链技术提高自身防止犯罪、推行普惠金融等能力,保证央行在数字时代货币控制的能力。
二、去芜存菁:数字人民币最大化利用分布式及区块链技术优势
2.1、数字人民币基本概念:不断提升应用范围的法定货币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的CBDC。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的概念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另外一个是数字人民币和纸钞、硬币等价,主要定位于M0。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数字人民币试点规模正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拓展。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兼顾线上和线下,涵盖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政务缴费、税收征缴、补贴发放等领域。截至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万,应用领域包括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开立数量达万余个、对公钱包开立数量达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万余笔、金额约亿元。与年8月数据对比,数字人民币落地场景、个人钱包开立数量增长接近倍,对公钱包开立数量增长接近倍。
在发行与流通的过程中,数字人民币也需满足央行中心化管理、现金管理规范、公共产品、商业银行兑换等特征。
央行中心化管理:央行需要维护法定货币地位和货币发行权;同时提高支付体系效率,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维护金融稳定。现金管理规范:需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等与现钞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计付利息,央行也不对兑换流通等服务收费。商业银行兑换:数字人民币需要由商业银行提供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服务。
数字人民币满足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要求与货币数字化的需要,未来将继续受技术推动,应用范围将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工作重点将侧重于推进研发试点、完善制度规则与强化重大问题研究三个方面:
推进研发试点:扩大试点测试应用场景覆盖面,实现特定试点区域内的应用场景全覆盖,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并优化数字人民币体系设计;完善制度规则: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研究制定数字人民币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数字人民币个人信息保护;强化重大问题研究:深化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金融稳定性等影响的研究,同时加强CBDC的国际交流,制定国际CBDC标准和规则。(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北京冬奥将成为数字人民币下一阶段的重要试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会场景试点主要围绕北京冬奥会食、住、行、游、购、娱、医七大重点领域的支付服务需求,便利境内外公众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北京冬奥会将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支付设备。北京冬奥亦将试点面向境外用户推出的基于APP的钱包服务和基于硬件的钱包服务解决方案。
2.2、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严厉打击虚拟货币非法活动,政府对于数字货币态度持续两极分化
年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规范发展,严厉打击虚拟货币非法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决策部署,约谈从事金融业务的头部平台企业,督促其全面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要求,深入开展自查和整改。
中国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明确:避虚就实,积极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人民币发展,限制其他加密货币。为确保非法定数字货币不扰乱国内的金融环境,央行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一系列加密货币进行交易限制,并将此限制延伸至代币发行环节(ICO)。
2.3、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心化架构
数字人民币的金融特征:采用双层运营模式。第一层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层是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网络平台公司等。第二级指定商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以及网商银行(支付宝)。数字人民币流通环节主要包括企业及个人端,且数字人民币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享受数字人民币服务的群体较银行服务范围更为广阔,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
纵观全球,零售型CBDC主要分为单层运行机制(直接型)与双层运行机制(间接型),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内部交易的体量。采用单层运行机制的经济体包括冰岛、巴哈马、瑞典、挪威与丹麦,而采用双层运行机制的经济体包括中国、巴西、欧盟、东加勒比等。
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针对数字人民币建设十几个至几十个一级节点(现阶段已在筹划),六大行、网商银行(支付宝)、微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