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复习策略之差量法计算

进入六月,时间就像长了翅膀,在我们眼前飞快地闪过,让人毫无防备。再过二十多天,一年一度的河南省中招考试就要来临了,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备考阶段。

孩子们一定想在复习中两全其美,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又可以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向难题宣战。那么今天小Z老师给同学们谈谈差量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例题一、某同学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50g,放入足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固体总质量为54g。求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模拟试题最后一题

题目解析:铁粉和铜粉放入足量氯化铜溶液中,铁粉可以全部溶解,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Fe+CuCl2=FeCl2+Cu固体质量增加

-56=8

x.54g-50g=4g

由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固体质量就增加了8份,题中固体质量增加了4g,如果设铁的质量为x的话,就有了以上比例关系。比例式如下:

56/8=x/4g,从而解得x=28g。

例题二、2.2g氯化钠和溴化钠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为4.75g,则原混合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是___

如图,年河南中考20题。

解析:NaCl+AgNO3=AgCl(沉淀)+

NaNO3而NaBr+AgNO3=AgBr(沉淀)+NaNO3,从这两个方程式来看,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就是钠变成了银。所以,设钠的质量为x的话,可得到如下质量关系:

Na~固体质量增加量

-23=85

x4.75g-2.2g=2.55g

可得比例式:

23/85=x/2.55g

解得x=6.9g。

以上两个例题都属于差量法的计算,如果不按差量法来算,而是通过设两个未知数的方法,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后也能算出答案,就是步骤太繁琐了些,还是差量法简便易行。

不过使用差量法需要具备火眼金睛,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差量所在,要求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一般来说,都是反应前后固体或者溶液质量变化作为突破口,找到相应的质量关系,问题可以得到简化,节省多少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4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