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年)后,白银就开始登上了我国的货币舞台,即银锡合铸的白金币,中国由此成为第一个以银作为货币的国家。
不过,华夏虽然是最早用银货币的,可却处在一个银矿贫瘠的地带。
所以在随后的几个朝代中,又陆续使用了交子、宝钞等货币符号进行金银替代,尽管如今看来这些都是大胆且先进的尝试,可究其根本,不过是少银的无奈之举罢了。
然而,待时间来到十六世纪时,也就是我国明朝时期,银元货币却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华夏大地上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明清巅峰时,曾握有近三亿两白银,占据了当时世界白银量的三分之一。
这让人不禁好奇,旧中国是如何做到收敛如此多白银的,难道是挖掘而出的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至于为何会有这么多白银,一切且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旧世界说起。
白银从何而来:贸易顺差,“小民”积累首先,古中国所握有的庞大白银量,并非全靠自身挖掘,严格的来说,靠自身挖掘的少之又少,其绝大多数的白银都是来自于贸易顺差。
十六世纪中期,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一纸诏书直接废除了明朝近两百年的海禁政策,打开了海外的通商口岸,史称“隆庆开关”。
明穆宗的这一“违背祖宗的决定”,其实并非昏庸盲目,相反,这恰恰体现出了明穆宗对于明朝局势的把控。
明朝的海禁是朱元璋设立的,但这并非是“闭关锁国”,而是安邦稳民的无奈之举。
原来,元末明初更迭之际,也正是日本国内的诸侯混战之时,不少在岛国混战中失败的封建主都出逃海外。他们绝大多数就是来到福建、山东沿海,靠着海盗的抢劫勾当为生。
但当时明朝初建,不仅国内一片萧条,旧元余孽更是暗中涌动。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朱元璋当即宣布了海禁,谨防日寇海盗与逆贼勾结,共同为祸明朝。
之后虽然倭寇也曾作乱明朝沿海一带,但在戚继光与俞大猷的奋力抗击下,倭寇几乎尽数被灭,东南沿海也迎来了难得的和平。
既然倭寇威胁尽消,那海禁政策也自然成为多余,所以两百年后的“隆庆开关”,可谓是英明至极的决定。
同时,明穆宗还设立了督饷馆,以此监督并收取港口贸易的税务,作用与今日“海关”基本无二。
有了如此完善的贸易体系,“隐忍多时”的中国商船纷纷拔锚扬帆,他们带着生丝、棉织品、瓷器、香科、丝绸、白糖、小麦、沉香木、樟脑、陶瓷、茶叶、铁器等产品,开赴到世界各地进行贸易。
这使得明至清初时,古中国东南海航道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另外,自十五世纪以后,白银在欧洲支付体系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与中国商人的需求一拍即合,所以交易中国商品几乎都是使用白银进行的。
在这种巨量的白银贸易下,茶叶和陶瓷这些商品就变成了白银,随船队回到了国内。
可古中国商品在世界上是稀罕货,不少买家纷纷发出“好评”,“买家秀”更是惹得不少欧洲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