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行青年
作者:褚易
2月5日,重庆银行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正式成为西部地区首家“A+H”上市的城商行,同时也是开年后首家登陆A股的银行。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3.47亿股,发行价格为10.8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7.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重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这对于重庆银行来说,无疑是“及时雨”!
然而在回顾其上市之路时,我们可以发现重庆银行其实走得并不顺畅。据公开资料显示:
年,重庆银行首次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
年2月,重庆银行才进入A股IPO排队企业名单;
年11月,受政策影响,重庆银行IPO审核状态显示为“终止审查”;
年,重庆银行A股上市计划再次启动,原重庆银监局批复同意该行A股上市申请;
年6月,重庆银行正式递交A股上市招股书申报稿,并获证监会受理;
年8月27日,该行A股IPO顺利过会,A股上市计划迈出关键一步;
年10月13日,重庆银行前十大股东之一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年12月18日,证监会下发了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A股IPO批文;
年2月5日,重庆银行A股上市;
前后共历经14年,最终得以成功登陆。
小编在整理材料过程中发现:上市难,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并非个例。
难!难!难!
在疫情和金融去杠杆等压力下,银行对资本的渴求更为强烈,而上市无疑是一条最有效的融资渠道,目前拟上市银行主要是以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为主。
即便银行这边为上市纷纷摩拳擦掌,但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梳理“后备军”银行的IPO之路,有银行在辅导备案阶段就开启上市长跑,亦有银行不断拉长IPO战线,经历终止审查或撤回材料后重新出发。
在刚刚过去的年里,银行IPO进程几乎陷入停滞,仅有厦门银行1家登上A股,这与年多达8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截至年1月28日,除了上海农商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3家已过会银行之外,目前排队待审的银行共有13家。其中,厦门农商行、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江苏昆山农商行、湖州银行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兰州银行、江苏大丰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选择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除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反馈”外,其余12家银行均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
第一梯队拟上市银行排队进展
另外,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排队的银行中,除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以外,其余11家的上市之路大多数都已经走了3年,其中,东莞银行作为拟上市“元老级别”的银行,它的上市之路更是长达13年,目前仍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
另外,在各地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的拟上市银行“第二梯队”中,不乏有银行早已摆好了备战IPO长跑的架势。例如早在年,洛阳银行就已经和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在这十年期间中信证券曾发50余次辅导工作报告,然而截止目前其上市之路始终没有新的进展。
症结何在?
在纷纷抢着登陆A股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小银行迫切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突破自身瓶颈的诉求。由于前期银行业的业务扩张比较显著,经济周期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去年疫情给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监管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现阶段中小银行对“补血”的需求更加急切。
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