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星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直立,茎节处稍肥厚,盆栽高50~厘米,有分枝,叶互生,碧绿的斜生卵状叶上,嵌有许多银白色的斑点,好似闪烁的星星,故名银星秋海棠。夏秋开花,如管理得好,气温适宜,冬春也可开花,花期特长,花红色,鲜艳绚丽,成簇下垂,长10~20厘米,好似长灯笼成串悬挂,姿态优美,深受人们喜爱。栽培要点如下:一、微酸沙上盆通透。家庭盆植可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士等量混合,再加少量沙或珍珠岩作培养土,在黏性土中生长不良,忌用盐碱上。盆以透气性较好的土陶盆为佳,每年于春季翻盆换上一次,注意保留主根附近的宿土1/3左右,忌裸根。二、喜湿喜肥怕早涝。春秋季2、3天浇一次水,夏季1、2天浇一次水,既不能渍水也不能太干,冬季不开花者20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者7~10天浇一次水,土微润稍干便可,过湿易烂根。此外空气湿度要高,从春到秋,尤其是夏秋要经常向茎叶喷水和向附近地面洒水。银星秋海棠喜肥,上盆或翻盆换上时,宜在培养上中加点骨粉、氮磷钾复合肥或过磷酸钙作基肥。生长期宜薄肥勤施,10-15天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或用0.2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叶浇施均可。因其花期长,开花时亦应施肥,每月可施一次淡薄的磷钾肥,如不开花则不施肥,否则有害无益。三、喜光喜暖怕寒冷。既怕曝晒,又怕阴暗寒冷,因此从夏初到中秋宜将其置于中午前后能避日晒,而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如大树下、葡萄架下早晨或傍晚可见朝阳夕阳的地方,但如过阴则茎瘦高无力易倒伏,花少色淡,观赏价值降低。从中秋到翌春,多见太阳才有利于其生长。银星秋海棠最适宜生长的温度15~28℃,高于35℃则生长停滞,冬季最低气温降至5℃时,要移入室内,置于明亮的窗台前,远离电视机、空调机或其它取暖设备2米以上,保持室温5℃以上便可安全越冬,低于5℃易掉叶,低于0℃易冻死,高于18℃可继续开花。由于冬季室内取暖,空气比较干燥,不利于其生长,要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喷其茎叶,或用透明塑料袋将其连盆罩住,半月左右打开用水喷叶喷润土。四、修剪控高株形美。银星秋海棠栽培1、2年后,往往下部叶片脱落,光杆不美,且植株过高与盆的大小比例失调,不仅观赏价值降低,如遇大风雨易倒伏。可于春季结合翻盆换土,对植株重剪,仅留基部2、3节,逼使它从基部或根部另发新茎,并择其粗壮者选留3-5株培养作开花枝。五、插分株易成活。银星秋海棠可用杆插繁殖,春季利用修剪下来的枝条,择其健壮者,切成10-15厘米的插穗,去掉下部叶片仅留顶部两片叶并剪去1/2,切口蘸沾硫磺粉或草木灰,插入素沙土中1/2,浇水置半阴处,并用塑料薄膜罩住保湿保温,月余可生根发新叶,再过2、3周带土移植上盆,3、4个月可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