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自古银矿资源丰富,明朝木氏土司统治下从中原聘请技师发展银矿冶炼,丽江府生产的雪花银器具作为贡礼敬奉朝廷,手工银器市场形成一定规模。
正堂屋摆设手工银器既代表了家宅兴旺,又是日常生活起居不可缺少的器具。花瓶、刀具、碗盘碟餐饮、茶酒饮器具等等各种手工艺银器用品饰品,也成为身份的象征。在滇藏茶马古道,手工银器成为了大宗的贸易商品,也是马帮出行的生活必需品。
走廊上的银匠丽江素有尊重匠人的习俗,中原工匠到丽江后在授业生涯中,落户丽江大研古镇,与本土人繁衍生息,也成为了丽江纳西人,所以大研古镇的许多姓氏多是汉姓。他们年少拜师学艺,技艺世代相承,这雪花银的制作工艺是百岁坊银匠们代代相守的成果。
一台银器茶席丽江银器开采银矿并制作生活器具和装饰品,经营历史悠久,使用广泛,工艺丰富。在茶马古道各个民族银器文化得到相互传播和交融,产生了相当多的传世精品。
达摩古道示意图在茶马古道上马帮为防止途中被山贼在水源处投毒抢劫,习惯用银餐具对沿途用水进行检验,确定无毒才取水饮马做饭,银器起到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讲解员讲解九龙护鼎的酒具银器一度在丽江风行,常有的产品有银勺银筷子、银木碗、银茶具酒具、藏族刀鞘、银项圈、银手镯……这些实用的餐具和饰品既融合了中原文化,又结合了边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这九龙护鼎的酒具,也是汉族白族藏族的富裕家庭的最爱。
酒具茶具展柜在被誉为滇藏茶马古道重镇的丽江大研古镇,茶叶的运输储存和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银茶具也成为大户人家的日常用品,当下丽江古城各式银器茶具风行,当应百岁坊的银茶具最得信誉。
纳西族的嫁妆合欢银梳这是一对合欢银梳子是丽江纳西族婚礼的嫁妆,他们信奉“无银不成婚”,嫁女时必须要有一定的银器,这对梳子合拢了是心形,预示着希望一对新人一生心心相印。另外条件好的家庭嫁女还有很手镯、餐具等等。
书房一角除了嫁妆,在生死两件大事上也是离不开白银。新生儿满月长辈会送上银项圈长命锁或手镯,在长辈仙逝前的“含口接气物”中就有纯银,表示在老人过世后,寻访祖先踪迹回到故土时沿途的买路钱,也是对来世富足生活的期望。在当今也有出远门带银手镯保平安,有病有灾身上佩戴银器去病消灾等的习俗。
百岁坊丽江银器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穿行在这一条被誉为“百岁坊”的古朴小巷,走进光义街8号的“银文化院落”,我们感受到的是岁月的流逝,工匠技艺的永存。白银有灵气可赐福,因此银器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的需求。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亘古不变的就是老百姓对“健康长寿、吉祥平安”的夙愿!
茶马古道上的马锅头(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