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表示
“一边吃恋爱的狗粮,一边乐到不行”
那是因为
不得不说这位选手
你的灵魂真的有趣
顺便还帮我们
宣传了一波
国家反诈中心App
很多同学会问
↓↓↓
还不明白?
再举两个
案例一:
很多网友跟帖说:“这就下载反诈App!”
张思琦不在家时,他妈帮他收了一个快递:到付,元。妈妈毫不犹豫替儿子付了钱。
张思琦到家拆开快递才发现,里面是一件自己从没下过单的破背心,意识到被骗了。他先后找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投诉,二者互相推诿,说无权透露或找不到发件人信息,继而干脆拒接电话。
一筹莫展时,张思琦突然想到了反诈App。点开举报,没想到很快就收到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接连打来的道歉电话,表示对方收款账户已冻结,并退回了他被骗的元。
张思琦把自己用反诈App举报成功的经历,写在了他经常逛的游戏论坛上,后又被网友截屏发到微博上并广泛转发。很多网友跟帖说:“这就下载反诈App!”
案例二:
手机上并没安装反诈App,怎么接到了的电话?
仍在读高中的刘如伊表示,她暑假有一天睡前玩手机游戏时误触了弹出的页面,并没意识到有何不妥,没想到夜间收到好几条发来的反诈预警短信。她更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派出所民警上门询问她是否受到了网络诈骗威胁,并在与她共同翻看手机时,指出就是她误触的页面,存在电信诈骗隐患。
刘如伊觉得很奇怪,她的手机上并没安装反诈App。民警告诉她,是她家长在自己手机上安装的反诈App中,选择了“群组反诈”功能,把女儿的手机号添加进群组。这样群组里任何成员手机上有涉诈操作,作为群主的家长也会同时收到预警提示。民警通过家长的注册信息,就可以迅速定位到她。
看到这里的同学
猜想你们应该属于以下三类
(请对号入座)
1.已经下载并使用国家反诈App的
2.还未下载的
3.下载了,又删了……
第三类同学
你真是让——
案例一:
案例二:
正在北京市某高校就读的大二女生苏敏珊表示,自己删掉了被建议下载的反诈App。
“它功能那么强大,能知道我接了谁的电话、看了什么网页、加了谁当好友,又说要保护财产安全,会不会管得太宽了?”苏敏珊说,“我怕我手机上安了这么个App,我的通话记录、上网记录、聊天记录、网银账号……一切手机上的操作都被知晓。”
会不会“管得太宽”?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赵炜特别理解年轻人的这种顾虑,也觉得大家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是件好事,但针对反诈App的上述担忧,在她看来实属多虑。“现在大家下载安装任何App,无论这个App是购物的,还是看视频的,哪怕是背单词的,都需要开通一些权限。安装反诈App所需开通的权限,并没有超过其他App。”
年12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App的隐私和权限政策。赵炜表示,反诈App所需用户开通的权限,同样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我们不是全面